
新型冠狀病的氣溶膠傳播到底該怎樣防范?
最近,氣溶膠作為疫情焦點頻繁出現在大眾面前,人們幾乎每天都會面對什么是氣溶膠、怎么傳播的、傳播概率有多大、怎么做好防護等一系列疑問。
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將原“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的官方說法變更為“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第六版明確強調氣溶膠傳播風險是有限定條件的:一是相對封閉環境,二是長時間暴露,三是高濃度的氣溶膠,并不是一般情況下都可以傳播的。
氣溶膠是何物?怎么傳播的?
學術上認為,氣溶膠是指固體或液體微粒穩定地懸浮于氣體介質中形成的分散體系,其中顆粒物質則被稱作懸浮粒子。氣溶膠的直徑在0.001至100微米之間,PM2.5、做飯時幾米外能聞到的油煙味、樓道里抽煙者留下的煙味都屬于氣溶膠的一種。
氣溶膠傳播則指攜帶病毒者日常說話、大笑、咳嗽、打噴嚏的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形成飛沫核,可通過氣溶膠形式造成遠距離傳播。人們很有可能在并沒有與新冠肺炎感染者有過近距離接觸的情況下,因吸入懸浮的氣溶膠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肺部染病。
氣溶膠越小的顆粒,在空氣中的沉降速度越慢,比如患者打一個噴嚏,大顆粒的飛沫受到重力的作用10秒鐘就會沉降到地面,但是氣溶膠可以在空氣中懸浮較長時間。而且氣溶膠可以隨著空氣流動而流動,從污染區域流動至干凈區域,在1-1.8米以外的傳播風險依然存在。就比如樓道抽煙的人早已經消失不見,但煙味卻久久不散。
氣溶膠傳播存在限定條件
氣溶膠傳播不等于空氣傳播,無需恐慌
雖然氣溶膠會讓病毒伴隨在空氣當中,長時間停留在某一個密閉的空間里,比如患者吐的痰里面只要有活病毒,干燥之后它就有可能漂浮在空氣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氣溶膠傳播不等于空氣傳播。
實際上,氣溶膠傳播有兩大弱點:
一、病毒離開細胞以后,它的存留時間很短,而且活性下降,即便氣溶膠攜帶了少許病毒,但是它的活性不強。
二、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得有個前提,就是需要有足夠數量的病毒。也就是說,飛沫核雖然可以傳播較遠的距離,但其濃度也大幅下降,要想被傳播到較遠的飛沫核感染,是需要累積一定數量的。往往這種情況僅會發生在較密閉或狹小的環境中,比如長時間待在公共交通環境里、久處于電梯中或者聚集性發病的區域。
氣溶膠顆粒比較大,一般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因此一般醫用口罩便可以阻攔這種粒子。而特別小的氣溶膠粒子,因為重量輕,主要分布在高空,容易隨風飄走,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在馬路上、小區里通過氣溶膠方式被感染的幾率是非常低的。
室外空氣流動較大,病毒經過稀釋到一定程度后,其中有病毒的氣溶膠已經非常少。“就像某位使用香水人士從身邊經過時,可能會聞到香水味,但在空曠和通風場所走過后很快就聞不到,原因就是帶有香水味的氣溶膠已被稀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制冷學會副理事長江億此前這樣舉例。
這些密閉空間可能有氣溶膠傳播風險
日前,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示,氣溶膠傳播是需要一定的空間和一定距離來傳播的,所以通風至關重要,而且跟風向和上下風口也有關系。在防范上,人和人之間不要太密集,保持一定的距離至關重要。
由此可見,在通風條件不好的封閉或者半封閉的情況下,病毒更容易通過氣溶膠傳播。
除了特殊場所醫院里的病房和實驗室,我們日常生活居家、工作中,由于氣溶膠會長期懸浮電梯、辦公場所、飛機、出租車等場景都有可能滿足新冠病毒經氣溶膠傳播的條件。
1,例如電梯,如果第一個搭載的乘客有呼吸道癥狀在電梯里面不停地咳嗽打噴嚏,排出了大量的病原體,而且沒有及時通風。第二個乘客再進去的時候若沒有戴好口罩防范,就會長時間暴露在比較高濃度的氣溶膠環境里,有可能會構成傳播。
乘坐電梯時,建議身體不接觸電梯空間,按電梯鍵時,可以用紙巾隔一層再按,進入室內后立即洗手。
2, 居家生活,避免鞋底將病毒帶回家,避免用手去摸口、鼻、眼,觸摸電梯或公共物品后,及時洗手。 在家里注意多開窗透氣,要保證空氣流通。通風可吹散飄浮在空氣中的病毒顆粒,降低濃度。建議一天可以開幾次,總時長可保持在2-3個小時。
居家防范氣溶膠傳播病毒除了日常的開窗通風之外,還需要警惕衛生間的地漏和馬桶。
國家衛生健康委此前通報了在確診患者的糞便里檢測到了新型冠狀病毒,專家提醒,糞便中已可培育出活病毒,糞便等污染物干了以后揮發再進入空氣中,有可能會形成氣溶膠,然后吸入感染。另外,沖洗馬桶的水流也會產生氣溶膠。
衛生間保持開窗通風,建議每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保持30分鐘以上。不能自然通風的可采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每次保持10分鐘左右。對家中的各處地漏口,特別是衛生間的地漏口,在非排水時,要用蓋子蓋嚴實,并每周一次將一杯清水倒進排水口,然后倒入有效氯濃度2.5克/升的含氯消毒液10毫升,30分鐘后再倒入一杯清水,這樣可讓地漏存水彎存夠水,起到隔絕作用。
經常消毒,保持環境和物品清潔衛生,衛生間物表、馬桶/便池等要經常擦拭或沖刷。先蓋上馬桶蓋再沖水可以防止氣溶膠傳播。沖完馬桶,還可以用消毒液擦拭馬桶蓋。
3.公共交通,上車一定要觀察司機是否戴好口罩,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做好雙向的防護。
4.公共辦公區域不要坐得太密集,保持空間開闊,保證一定的通風,打開窗戶,加大辦公場所的空氣濕度,加速氣溶膠的沉降,減少感染風險。
5.重視對中央空調、集中換氣設施的定期消毒和清洗。
簡單總結下新冠狀病毒防疫期間,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出行的自身防護措施:
1,堅決佩戴好口罩;
2,一定要勤洗手;
3,進入室內空間一定要開窗通風,促進空氣流通;
4,工作用餐不群聚,分批聚餐。
相信我們萬眾一心防疫,春暖花開相擁的一天定會早日到來!